福建用户提问:5G牌照发放,产业加快布局,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?
四川用户提问: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,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?
河南用户提问:节能环保资金缺乏,企业承受能力有限,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?
2025年中国资本市场,正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。沪指突破3700点、科创板企业突破千家、跨境理财通规模翻倍……这些标志性事件背后,是证券经营行业从“规模扩张”向“质量跃升”的关键转型。
2025年中国资本市场,正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。沪指突破3700点、科创板企业突破千家、跨境理财通规模翻倍……这些标志性事件背后,是证券经营行业从“规模扩张”向“质量跃升”的关键转型。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枢纽,证券行业不仅承载着服务实体经济、推动科技创新的使命,更在数字化转型、国际化布局、业务模式创新中重塑自身价值。
近年来,监管层持续推动资本市场功能定位升级。全面注册制改革、退市制度完善、ESG投资指引等政策,推动行业从“规模导向”转向“功能导向”。例如,注册制下,券商投行业务从“保荐上市”延伸至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,并购重组、绿色债券承销等成为新增长点。中研普华在《2025-2030年中国证券行业市场运营格局及发展前景预测研究报告》中指出,政策红利正引导券商向“综合金融服务商”转型,头部机构通过布局科技金融、跨境业务等领域构建护城河,中小券商则聚焦区域市场或特色业务形成差异化竞争力。
人工智能、区块链、大数据等技术已从“试点”走向“普及”。智能投顾覆盖率超六成,线上交易占比突破九成,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股权登记、清算结算等环节,大幅提升效率并降低操作风险。某头部券商通过AI算法优化量化交易策略,使高频交易效率显著提升;另一家机构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债券发行全流程电子化,交易时间大幅缩短。中研普华预测,到2030年,证券行业数字化支出将突破千亿元,核心系统上云率超八成,智能投顾用户规模超亿人次,技术将成为券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。
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进,券商海外布局提速。头部机构通过并购境外券商、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,提升跨境托管与投行服务能力。例如,某大型券商收购东南亚知名投行后,境外收入占比大幅提升,跨境衍生品、境外财富管理等业务成为利润增长点。中研普华分析,监管政策同步完善跨境理财通等机制,为券商国际化提供制度保障,预计到2030年,头部机构境外收入占比将从目前的约一成提升至三成以上。
2025年,证券行业营收与净利润保持稳步增长,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增强。这一增长得益于股票市场、债券市场及衍生品市场的活跃,投资者参与度显著提升。中研普华报告指出,市场规模扩大不仅体现在总量增长,更在于结构优化——机构投资者占比上升,长期资金入市步伐加快,外资通过多元化渠道深度参与,推动市场从“散户主导”向“机构主导”转型。
传统经纪业务占比持续下降,自营业务凭借稳定收益贡献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,资产管理业务通过产品创新实现结构优化,投行业务在注册制红利下迎来爆发。例如,某券商通过发行ESG主题基金、布局场外衍生品等创新业务,非通道类收入占比大幅提升。中研普华认为,未来五年,投资银行业务将向“全生命周期服务”延伸,资管业务从“卖方销售”转向“买方投顾”,衍生品市场扩容将提升券商风险管理能力与盈利稳定性。
区域市场发展不均衡性依然存在。东部沿海地区凭借政策倾斜、bwin官网资本聚集等优势,证券市场规模庞大、交易活跃;中西部地区则通过特色产业布局实现差异化突破。例如,某中西部券商聚焦农业科技领域,通过承销乡村振兴债券、设立产业基金等方式,在区域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。中研普华建议,券商需结合区域经济特点,制定差异化战略,避免同质化竞争。
据中研产业研究院《2024-2029年中国证券经营行业盈利模式分析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》分析
软硬件基础设施供应商、金融数据平台等上游企业,为券商提供交易系统、风控系统、市场数据等关键支持。例如,某软件企业为券商定制的智能投顾平台,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客户画像精准匹配,提升服务效率;某数据平台提供的ESG评级系统,助力券商筛选绿色投资标的。中研普华指出,上游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,直接影响券商的服务质量与运营成本。
券商作为产业链核心,通过提供经纪、投行、资管、自营等业务,连接投资者与资本市场。头部机构凭借资本实力、全业务链优势占据主导地位,中小券商则通过跨界合作与创新突围。例如,某中小券商与科技公司联合开发区块链存证系统,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信任难题;另一家机构通过“券商+银行”模式,为高净值客户提供家族信托服务。中研普华强调,未来券商竞争将聚焦“技术+生态”能力,能否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,决定其市场地位。
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构成下游主体,其需求多元化推动券商业务创新。高净值人群对家族信托、税务筹划等服务需求增长,机构投资者对衍生品对冲、量化交易等工具需求提升。中研普华调研显示,超七成投资者希望券商提供“一站式”综合金融服务,而非单一产品。券商需通过数字化转型,实现从“标准化产品供应”向“个性化资产配置”转型。
人工智能将渗透至投研、风控、客服等全链条,区块链技术提升供应链金融、资产证券化透明度,监管科技(RegTech)助力合规管理。中研普华预测,到2030年,智能投研系统将实现投资决策实时化,区块链技术将覆盖多数证券交易环节,技术投入占比将成为券商竞争力的重要指标。
券商需通过并购、合资等方式,快速获取境外市场准入资格与客户资源。同时,需适应不同市场监管规则,提升跨境风险管理能力。例如,某券商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设立分支机构,为中企境外投资提供本地化服务,实现业务与品牌双提升。
随着“双碳”目标推进,绿色债券、碳中和基金等产品需求爆发。券商需将ESG理念融入投融资全流程,例如,某机构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新能源企业,承销绿色债券规模持续增长。中研普华认为,ESG表现将纳入监管评价,绿色金融能力决定券商长期发展空间。
想要了解更多证券经营行业详情分析,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《2024-2029年中国证券经营行业盈利模式分析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》。
3000+细分行业研究报告500+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1000000+行业数据洞察市场365+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